四川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高等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四川高校智慧教育环境建设论坛顺利举办
http://www.yanjunaudio.com2019年11月24日 01:12教育装备网
2019年11月22日至24日,2019首届四川教育装备博览会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作为本届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四川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四川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高等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四川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高等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暨四川高校智慧教育环境建设论坛于11月22日下午同期举办。
四川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张林祥致辞并宣布专委会成立
在成立大会上,四川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张林祥致辞并宣布专委会成立,他首先对四川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高等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长期以来在高校智慧环境建设和教育技术装备应用工作中给予关心、支持的各级领导、科研技术人员和教师表示衷心感谢,并对高等教育技术专委会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深刻认识高校智慧教育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为推进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担当责任,二是要高质量搭建高校教育技术研究和交流平台,为推动高校智慧教育环境建设和技术成果转化凝聚力量,三是要规范建设,推动社团可持续发展。
张林祥最后指出高校智慧教育环境建设和教育装备技术的转化应用是四川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的重要支撑,相信刚刚成立的高等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一定能够在促进高校教育装备技术与教学应用的有机融合,推进高校智慧教育环境建设,实现“教育强省和西部人才高地”战略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做出新的贡献。
上海市教育技术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沈宏兴致贺词
上海市教育技术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沈宏兴致贺词,他表示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人才培养的总渠道面对丰富多彩的、层出不穷的技术,各种教学模式,如何促进技术和课程的有效结合,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目前教育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变化和学习资源的日渐丰富,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教学界重视并应用,在这方面,川大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走在前列的高校。今天在四川大学积极推动下,四川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高等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也必将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我期待新的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在四川省高校中积极发挥领导作用,我也非常期待四川省高等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紧密合作,加强沟通,携手共进,我更愿意看到四川高等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在全国高校中多多介绍推广现金的四川经验,为中国的教育技术事业贡献四川高校的力量。
与会代表举手表决
现场为理事长、副理事长颁发证书
随后,四川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黎生介绍专委会筹备情况、《工作规则》起草的过程以及主要内容。据介绍,截至目前为止,申请正式入会的高校、企业单位共计52家,其中省内高校会员29家,企业23家。
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工作规则》;选举产生了以四川大家、电子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29家高校会员以及成都海普迪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卓越睿新电子有限公司、成都中原天极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会员为代表的第一届理事会;选举四川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黎生为理事长,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中心副主任唐灿、西南民族大学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张建华、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化与网络管理处副处长唐燕梅等9人为副理事长,并现场为理事长、副理事长颁发证书。
专委会第一届理事长黎生讲话
作为专委会第一届理事长,黎生在讲话中表示,身为专委会首任理事长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与专委会会员单位和各位理事一起,在上级部门和四川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的指导下,紧紧依靠广大成员单位团结进取,勇于创新,尽职尽责,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牢记学术立会、服务兴会、规范办会、创新强会的办会宗旨把专委会的工作做的更加扎实,更加出色。
据悉,专委会的成立旨在整合高校教育技术推广应用与发展研究力量,为四川省高校教育技术推广应用与发展的研究力量,为四川省高校教育技术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合作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在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产品研发和实践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助力构建新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新格局。
钟晓流作报告
李辉作报告
崔亚强作报告
接下来举办的四川高校智慧教育环境建设论坛由两场主题报告组成,首场主题报告分别邀请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主编、清华大学教授钟晓流作《顶层设计、应用驱动、建设智慧校园》、西北工业大学李辉教授作《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思考与探索》、四川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崔亚强作《智慧教学环境再思考》的主旨分享。第二场主题报告邀请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中心副主任唐灿、三盟科技四川分公司总经理李智能、成都福润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韩艳以及华栖云首席运营官余军作相关的主题演讲。
责任编辑:董晓娟
本文链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