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位銀齡教師的西部答卷
http://www.yanjunaudio.com2025年10月13日 09:16教育裝備網
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被譽為“圖學界的奧林匹克”。以前,塔里木大學的學子從未參與過該項競賽的建筑專業類別賽事,來自東北林業大學的銀齡支教教師丁建梅鼓勵學生報名,并悉心指導,參賽學生最終獲13項個人全能三等獎,實現了該校歷史性突破。“看到他們從茫然、不確定,到自信發光,我也充滿了成就感。”丁建梅說。
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自2021年以來,東北林業大學先后向河池學院、塔里木大學、喀什大學派出了23位銀齡教師,其中年齡最大的73歲、最小的59歲,在他們的傾情助力下,這些學校、師生們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和進步,東北林業大學的銀齡之光點亮了西部講臺,為推動當地高等教育振興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闖出教學新路子
2021年,孫中武、呂海波、吳淑杰、王秀華成為東北林業大學第一批援建河池學院的銀齡教師;2022年,劉曙光、丁建梅、魏東波對口支援塔里木大學;近年來,更多銀齡教師也紛紛加入了援建團隊。
環境的不適,靠吃苦或許就能克服。但教學的不適,則需要這些老教師突破原有教學方式,設法闖出一條新路。在河池學院,孫中武主講“生物化學”這門課。他說:“第一堂課,來聽課的60多人給予了高度評價,但我發現有一些知識學生并沒有掌握。學生基礎不同,按照以前的講法,他們理解不了。”
孫中武帶領所在的生物化學教學團隊提出了“一、多、強、變”的教學改革策略,即一條主線貫穿全課程、多措并舉多元化教學、強化實踐教學和過程性考核、靈活變通教學策略。經過3年的教學,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提升,此教學模式也在河池學院得到廣泛應用。
在塔里木大學,劉曙光主要講授“供熱、通風與空氣調節”等課程。“學生學習、考試不能光靠死記硬背,我們的課程更需要培養學生的實操技能。”劉曙光很快改變了以往的考試形式,借鑒東北林業大學形成性考試方法改革的經驗,實行開卷考試,題型也更加開放,“我會讓學生們結合工程案例,找出問題并寫出解決方案,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不斷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鼓勵學生大膽挑戰
西部地區的部分學生因膽小、怯場,上課不發言、不提問,也很少與教師互動。吳淑杰經常對學生們說:“敢于挑戰是成功者的品質,你們都很聰明,要勇于突破自己。”于是,一些學生開始主動找老師,吳淑杰總是對學生積極主動的行為表示肯定。現在,課堂氛圍較之前活躍了很多。
同樣,講授“商務英語翻譯”的魏東波,也在課堂上積極鼓勵學生們大膽開口和大膽質疑,學生們被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輪流給其他組的學生當評委,培養思辨能力。
在河池學院主講“高等代數”的呂海波也時常涌現出這樣的成就感。他所帶4個年級應用數學專業的450多名學生中,有17名學生在全國競賽中獲獎。
“看到這里的學生不斷成長進步,我作為教師非常自豪。”孫中武已經在廣西工作了4年多,他說,“只要組織需要,我會一直干下去。”
幫助年輕教師快速成長
除了站好三尺講臺,東北林業大學的銀齡教師還挺膺擔當,為提升年輕教師的專業能力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希望當我們離開的時候,西部有更多的教師能夠獨當一面。”孫中武說。
河池學院利用“智慧教室”平臺為孫中武錄制了“生物化學”課全套的教學視頻,供年輕教師長期學習。孫中武也把大量時間用于聽取年輕教師的課程,及時把自己的意見反饋給年輕教師,幫助他們成長。他還鼓勵年輕教師積極申報教育教學改革課題,在他的帶動和指導下,年輕教師們的課題申報順利通過。
蘇潤洲負責指導的一位數理學院青年教師剛入職不久,很多方面不太成熟,他就親自給她上“大學物理”示范課,并從細節處給予指導。該教師在后續的教學實踐中,教學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
塔里木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的專業教師平均年齡不到30歲,缺少工程實踐經驗。劉曙光根據自己十幾年的工程設計及施工經驗,對青年教師進行手把手的指導。“劉老師為我們開展建筑給排水、建筑消防、采暖工程設計方面的講座,深度交流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課程設計方案、考試標準等,給了我們非常大的啟發。”青年教師賈壯壯說。
“作為支教的銀齡教師,我們就是一顆種子,后面的星星之火,還要靠受援學院的師生們自己來點燃。”魏東波說。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