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如何為班主任提供系統化支持
http://www.yanjunaudio.com2025年10月17日 10:45教育裝備網
班主任管理需避免重使用、輕管理的傾向,學校要為班主任建立良好的支撐保障體系。對學校管理者而言,該如何更好地激發班主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建立合理的班主任評價考核機制?如何保障班主任權益,更好地為班主任減負?本刊特邀請專家和學校管理者共同探討,敬請關注。——編者
中小學班主任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主體,在學校場域中始終處于育人鏈條的關鍵環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當前,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深度融入教育實踐,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核心教育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絕非班主任單一個體能夠獨立承載,它既需要班主任發揮主導作用,更依賴學校各部門、教師及相關資源的協同支持。因此,在學校場域中構建系統、完善的班主任支持系統,既是為班主任賦能、助力其更好履行育人職責的必然選擇,更是優化學校教育生態、打破育人壁壘、踐行全員育人的內在要求。
1 完善組織架構與制度保障
班主任支持系統的有效運轉,離不開清晰的權責框架與穩定的規則支撐,組織架構與制度保障正是這一系統落地的根基。若缺乏明確的組織架構,班主任在尋求支持時就容易陷入求助無門、無人負責的困境。若沒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支持系統可能就是短期行為,難以形成長效助力。
組織架構要能明確誰來做和如何配合,解決支持系統的執行主體和協作問題,為支持系統提供運行框架。首先,校長應是組織架構中不可或缺的頂層核心。班主任支持系統的建構其實是對學校管理邏輯、部門協作模式的調整,需要打破原有的部門壁壘,解決資源固化等問題,這離不開校長的頂層設計和權威推動。其次,學校層面要整合德育處、教務處、后勤處等部門力量,明確各部門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體職責和協同機制,避免職責不清、工作重復布置等問題。同時,要系統梳理班主任核心工作清單,明確“專業事”的具體范疇。在此基礎上,建立事務分流機制,非核心事務如相關數據統計、材料報送、后勤協調等,可由學校行政部門或其他育人主體承接。最后,班級層面要建立“班主任+學科教師”的育人共同體,針對班級建設、學生指導等開展常態化合作。比如江蘇省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的班級教育小組,就將傳統的班主任一人負責制改為班級教育小組集體負責制,班主任與科任教師通過“日碰頭、周例會、月診斷”機制共商班級問題,調動了全體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
制度作為對行為的剛性規定,可以為班主任支持系統提供明確的規則依據,將各主體的隨機行為有效轉化為規范動作。制度保障首先要做的,是將組織架構中各主體的職責與協作流程固化下來,這包括明確校長、各部門、班主任及班級育人共同體的角色定位和互動機制。具體而言,可通過制定《班主任支持系統權責規定》等制度文件,以條文形式詳細規定校長的頂層統籌權責、各部門的具體職責、與班主任的協作流程以及班級育人共同體的定期研討機制,避免因人員變動或主觀理解偏差導致執行走樣。在此基礎上,還需建立清晰的激勵與約束制度,將班主任支持工作的落實情況納入評價體系,讓組織架構的效能真正落地,倒逼全校形成支持共識。此外,制度的實施應輔以定期評估和反饋機制,及時調整優化條文內容,以適應教育環境的變化,最終實現學校育人目標的全面提升。
2 強化專業引領與資源供給
班主任支持系統的價值,最終需要通過提升班主任專業素養、助力班主任有效解決實踐問題來體現。專業引領與資源供給這兩個維度共同構成了班主任支持系統的實踐內核,確保班主任能將外部支持力量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踐育人成效。
班主任工作的專業化及育人實踐的復雜性,不斷凸顯出專業引領在班主任專業成長中的重要性。學校層面要高度重視對班主任專業發展的支持,為其提供必要的時間保障,著力構建以常態化校本研修為核心的發展支持體系。可通過問卷調研、深度訪談、案例分析等多元化途徑精準把握班主任的實踐困惑與發展需求,據此構建基于班主任核心素養框架與實踐問題導向的系統化研修課程,由經驗豐富的班主任牽頭組建研修小組或學習共同體,定期開展集體備課、經驗分享、案例分析等深度研修活動。通過這種持續的、聚焦實踐的互動研討,著力引導班主任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學習,在學習后提升,最終形成“實踐—反思—提升”的良性循環。此外,學校還應積極拓寬視野,聯動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引入專題講座、線上課程等補充內容,助力更多班主任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專業能力和水平,從而減少低效的個人摸索,更專業地應對復雜問題和挑戰。
資源供給是班主任履職的基礎保障,因此,學校要為班主任構建“硬件+軟件+外部聯動”的全方位、立體化支持網絡。硬件能保障基礎工作高效開展,學校可為班主任配備班級管理信息化工具,大幅簡化日常數據統計、通知發布、信息收集等事務性工作,減少班主任在這些事務上的時間與精力消耗;配備專業教育類書籍、主題活動道具等物資,為班主任育人實踐提供物質支持。軟件方面,整合校內外資源,系統化建立“理論資源庫”(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理論)、“實踐工具包”(危機處理流程圖、工作指導手冊、主題班會設計模板等)、“典型案例庫”(優秀班主任帶班育人典型經驗、教育心得等)等數字化共享資源平臺,供班主任即時查閱,按需取用。此外,學校還可鏈接高校、社區以及專業社會機構,為班主任處理復雜教育問題提供專業的外部支持。
3 注重情感關懷與多元激勵
班主任支持系統不僅需要外在支撐,更需內在驅動。若只聚焦于組織、資源層面的支持,忽視班主任的情感需求與價值認同,系統往往會陷入有框架但缺乏活力的狀態。因此,學校需要通過情感關懷緩解班主任心理壓力,以激勵機制認可他們的工作價值,喚醒班主任的內生動力。
身心健康是班主任職業幸福感生成的基礎性前提。班主任工作往往伴隨較大職業壓力,學校層面更要重視對班主任的情感支持與人文關懷。學校需構建多維度支持體系,切實回應班主任的身心需求。針對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事務繁雜、心理壓力大等問題,可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通過定期座談、個別訪談等形式傾聽其訴求;依托學校心理輔導室,搭建心理健康支持平臺,定期組織班主任心理健康專題疏導活動,緩解情緒壓力。同時,學校可根據工作實際統籌安排班主任的彈性休息制度,合理減輕非教育教學負擔,為其提供能專注于學科教學和班級管理所必需的時間,保障班主任有充足的自我調節時間,從而以更積極的狀態投入育人工作。
在激勵機制方面,學校應建立多元聯動的激勵體系,構建覆蓋班主任、協作部門及班級育人共同體的聯動機制,形成全員參與、責任共擔、協同賦能的育人氛圍。對班主任而言,評價不僅要關注班主任工作的顯性成果,也要關注學生價值觀引導、班級文化氛圍培育等方面的隱性付出。在激勵方式上,學校要為班主任暢通專業發展通道,在評優評先、職稱晉升、科研立項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讓班主任在職業成長中獲得價值認同。對于協同部門與班級育人共同體而言,要將他們對班主任工作的支持成效納入年度考核,推動他們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最終形成班主任主導、多方協同、全員賦能的良性激勵生態。
班主任支持系統的構建,是一項需要堅實基礎、實踐支撐、內在動力三維聯動的系統工程。組織架構與制度保障可以明確權責、錨定方向,為支持系統搭建起穩固框架。專業引領與資源供給能夠賦能實踐、減負提效,讓支持系統具備落地的實效動能。情感關懷與激勵機制能夠疏解壓力、激發熱情,為支持系統注入持續運轉的內生動力。三者相互支撐、缺一不可。唯有持續從這三方面努力,才能讓班主任從單打獨斗走向系統支持,真正激活班主任的育人效能,為全員育人落地、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助力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班主任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文系2023年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優先關注課題“中小學班主任專業素養構成及其培養途徑研究”[CFEA23016]的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