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建设单位降低造价 |
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学校塑胶场地建设及近期督查情况的通报》显示,部分塑胶跑道项目存在冒用检测合格报告、使用不良原材料等问题,少数建设单位降低造价等致“毒跑道”进入校园。详细>>>
|
|
招标中没有具体技术指标 |
据调查,无锡崇宁实验小学塑胶场地建设项目存在冒用他人送检报告情况。该项目由江苏传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主要原材料检测报告由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运动场地合成材料检测中心出具。详细>>>
|
|
施工质量市场监管不健全 |
苏州市元和小学塑胶跑道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调查显示,施工方为赶工期未能保证塑胶跑道面层7天至14天的养护期,建设方和监理方人员缺乏塑胶运动场地建设专业知识,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详细>>>
|
|
评标专家忽视技术要求 |
丹阳市前艾小学塑胶运动场项目在学校上课期间施工,教学楼与塑胶跑道距离不到10米,挥发性气味导致学生出现身体不适。经专家检查和现场取样检测,常州市钟楼区博爱小学塑胶跑道未发现有害物质。详细>>> |
|
缺乏专业管理技术人员 |
我国目前的塑胶跑道国标,主要侧重的是竞技体育方面的质量标准,对于环保事实上是很不完善的,尤其在空气标准方面,可以说是空白的。教育部门更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