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惠性的特点。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一直没有实现免费。1982年,全国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62.6%。2002年,全国仍然有8507万文盲,其中2000万是青壮年文盲。详细>>>
|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小学升初中的比例只有60.5%,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不足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2016年,我国的学前教育毛入园率77.4%,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毛入学率10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5%,均超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详细>>> |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基础教育中的片面追求升学率、择校热等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对教育存在的问题的不满也日趋强列。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与此同时,官方和民间的教育改革探索也应运而生。详细>>>
|
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1993年,《教师法》颁布,其中明确规定“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1994年至2000 年,国家实施了改善教师居住条件的“ 广厦工程”,共投资1144亿元,建设教师住宅1.5亿平方米。详细>>>
|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就作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决策,提出“ 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从而形成了大规模出国留学的热潮。1978-1989年,我国共派出各类留学人员96101人。1989-2011年,各类出国人员214.9万人,成为全球最大留学生生源国。详细>>> |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初步建立起一套包括从《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到《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从根本上扭转了教育发展“ 无法可依”的局面。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