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校服是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中小学学生普遍穿着。 校服最早是学校为了规范管理,统一的着装。国内的校服设计一直备受在校生吐槽。近来教育部人员更是直言“毒校服”、“丑校服”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于是教育部等四部委就联合下发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提高校服品质、保障学生安全、充分发挥校服育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毒校服”事件是2013年初爆出的一起危害学生健康的生产责任事件。上海多所学校涉及此事件,此次共抽查了22批次学生校服产品,覆盖上海市主要生产企业,有6批次被检测为不合格,合格率仅为73%,其中1款产品有致癌成分。目前对于校服生产标准,尚无统一定论,因此只要是服装厂都可以生产,其结果直接导致了校服质量不一,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的问题。此事经过报道引起广泛关注,不到一年,上海再次发现了“毒校服”。来自上海质监部门的消息称,他们抽查了30个批次的学生校服产品,其中7个批次不合格,有一款产品检出含有可致癌的芳香胺染料。因此,应该从政府层面尽快制定相关标准、规范,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
|
|
|
|
|
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这是第一个国家层面系统构建校服治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意见》针对当前校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校服标准分散、学生及家长参与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也同时开展了“最美校服”征集活动,并公开评选。 |
|
|
|
一、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要求校服生产和采购均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各项指标均应达到标准要求。 |
二、有效规范校服市场。严格依法进行校服企业登记注册。加强对采购单位指导,不得违反市场原则干涉交易。 |
三、加强校服质量检查。校服供应和验收应实行“明标识”制度,校服要具备齐全的成衣合格标识。 |
四、强化学校选用管理。学校要在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选用校服。详细>>> |
五、加强校服采购管理。进入市场流通的地区要加强监管。详细>>> |
六、建立监督惩处机制。要依法严厉查处违规生产企业和销售商。详细>>> |
七、改进校服设计式样。各地要逐步健全校服式样推荐评议制度。详细>>> |
八、加强校服发展保障。各地要逐步使更多学生能够穿着校服,提倡对家庭贫困学生等群体无偿提供校服。 |
九、健全各部门联动的校服工作机制,并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作用,通过行业自律保障校服品质。 |
|
|
|
 |
 |
 |
|
|
|
历时近一年,遍及全国多少个地市,多少个中小学校,多少人次参与,这次“最美校服”评选活动,绝对是近些年来“校服届”的一大盛事。特别有意思的是”重庆八中“的校服投票,因是TFBOYS队长王俊凯的母校,很多粉丝为了赢得心中偶像的荣誉,奔走相告、踊跃拉票,该校票数跃居榜首,看来他们也是功不可没。详细>>>
|
在这次评比的过程中,记者还注意到,人们眼中的最美校服,绝不是简单定义的外表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校服之美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有了更多元的评判标准。“最美校服”评选活动引发巨大反响,也延伸出更多“最美”标准——最美校服要“美”在设计,最美校服要“美”在理念,最美校服要“美”在公正,最美校服要“美”在安全,最美校服要“美”在民主,最美校服要“美”在公益,最美校服要“美”在礼仪等等。详细>>>
|
无服饰之美,无礼仪之重,难以称华夏。校服,对一个学生、一所学校的重要性无可置疑。“从校服这件小事,就能反映出学校的民主”。武汉市实验小学的家长这样认为。同样,这次“最美校服”评选活动的民主也关乎到校服事业未来发展的公平、民主。为了保证这次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所以投票活动均是由当地颇具实力、影响力的媒体组织或微信公众号发布和传播,一个身份认证的账号只能投一次。详细>>> |
|
|
 |
|
结语: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各地以学校为单位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学生统一穿着学生装已实行了近二十年。2015年6月30日,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国家标准GB/T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此为中国首个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产品的国家标准,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了国规的指导、校方的重视、社会的期盼,校服的发展,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和期待,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