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惠在音体美数字化研讨活动中展示AI音乐教育创新视角与实践探索
http://www.yanjunaudio.com2025年04月23日 20:08教育装备网
2025年4月18日,由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大理学生体育协会承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音体美数智专业委员会、云南省教育厅、大理州教育体育局、大理市教育体育局联合指导,大理州教育科学研究所,下关一中、大理实验小学等单位协办的“中小学音体美学科数字化跨学科大单元赋能课改新教学研讨与展示活动”在云南大理盛大开幕。
此次活动汇聚了众多教育界权威专家与领导,包括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单丛凯、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音体美数智专委会主任陈雁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音体美数智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付伟、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音体美数智专委会副秘书长仝猛、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音体美数智专委会副主任/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音乐教研员魏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美育研究中心主任赵方军等,活动旨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为音乐教育数字化领域的标杆企业,北京金三惠教研部学科组长郑诗垚在活动中发表主题演讲《AI赋能音乐双课型:从教学支持到深度学习的智能跃迁》,围绕“AI赋能”系统分析了音乐教育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革路径。
演讲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人工智能在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未来愿景。
01
智能赋能音乐课堂
郑诗垚老师在演讲中提出,传统音乐课堂难以针对不同水平学生进行精准教学,在创作、鉴赏方面也因内容过于复杂、学生难以理解而影响教学效果。
郑诗垚老师以金三惠数字音乐教学软件为例,在演唱、创作、鉴赏等授课环节都融入了AI与大数据技术,在演唱中老师可以用AI进行不同声部的精准教学,如高音区音准问题;创作环节用AI生成专业伴奏,满足学生创作成果的完整呈现;鉴赏拓展AI可以详细地为学生解析音乐的复杂背景、音乐结构与内涵。
智能赋能音乐课堂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为学生开启了更加多样化的学习空间。
02
唱歌教学创新实践
郑诗垚老师在演讲中介绍了金三惠数字音乐教学软件多种AI功能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创新。以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4年级上册《愉快的梦》为例讲解了乐谱生成、AI伴奏生成、多声部调整工具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这些创新实践,打破了传统歌唱训练的单一模式,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融合智能工具,构建分层互动歌唱教学模式,创新情境化实训路径,提升声乐核心素养,赋能新时代美育体系高质量发展。
03
名曲深度解析
聚焦“名曲赏析”的深度学习,郑诗垚老师将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7年级下册的《1812序曲》与大数据和AI技术相结合,运用音乐结构分析引擎、AI智能体进行了曲式、主题、背景的多维度深度解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结构、韵味和情感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提升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04
从工具到思维的进化
郑诗垚老师指出,AI驱动的音乐教育正在实现从工具理性向认知策略的转变,构建了一条从技术应用到素养培养的思维重构路径。
从传统模式向AI赋能模式的教学流程演变,让教学更具针对性、及时性与创新性,但AI并不是教师的替代品,而是扩展了音乐教育的可能性边界,需要教师借助AI实现个性化教学,让AI从辅助工具逐渐过渡到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创造的思维工具,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郑诗垚老师的演讲为与会者提供了关于AI赋能音乐教育的新视角,激发了大家对未来教育的思考。
金三惠自动演奏钢琴、奥尔夫乐器的展出也引起了领导、老师们的关注。
在活动临近尾声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音体美数智专委会副主任/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音乐教研员魏英老师,用自动演奏钢琴现场演奏一曲,为活动画上圆满的句点,也展现了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数字化时代,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期待更多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与金三惠携手探索AI音乐教育的未来,共同借助AI的力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推动音乐教育迈向更智能、更多元的未来。
注:本文为企业发布的推广文案,不代表本站观点。
更多信息请查看企业专区:http://www.yanjunaudio.com/cp49093
责任编辑:董晓娟
本文链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