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AI教育解决方案正式发布,AI小博士助力智创课堂新未来
http://www.yanjunaudio.com2025年04月25日 21:21教育装备网
4月25日,学科网AI教育解决方案发布会在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上成功举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进行,全面呈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场景的多样化应用,尤其通过对学科网AI教育解决方案的精彩解读,充分展示了AI小博士的强大功能,诠释了AI教育生态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
会议还发布了教师AI应用报告,举办了专家讲座、圆桌论坛等活动,教育行业专家、名校校长及名师代表、教育科技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AI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共同探索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未来路径。
AI小博士升级亮相
解决方案赋能智慧教学场景
▲学科网AI教育解决方案正式发布
AI技术掀起了教育变革浪潮,老师们一方面享受着它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也遇到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AI生成的教育内容易偏离教材,有的还存在错误;一些工具用起来非常复杂,反而增加工作负担,延长了备课时间;AI工具功能泛化,很难生成高度适配教育垂直场景的专业内容……
在这场教育变革中,学科网始终以“让教与学更高效”为使命,用技术破解教育痛点。为了给用户更美好的智慧教育体验,学科网在2024年重磅推出智慧教学助手——AI小博士,并持续对其进行功能迭代和版本升级。
在本次发布会上,AI小博士升级亮相!它基于学科网千万级教育资源库和专业教研经验,深度融合DeepSeek、豆包、千问、智谱等AI大模型能力,成为向教师提供智能备课、精准组卷、教务智能管理等服务的AI教育解决方案,并与AI教育社区、AI教育工具箱、AI直播培训等丰富多样的服务共同构成学科网AI生态系统,可充分满足新时代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AI小博士•AI教育解决方案
1.一键生成教学设计:精准生成、专业配图、智能配题、优质素材。
2.一键搞定图文课件:生成内容准确、课件便捷修改、配合课堂练习。
3.一键快速生成试卷:支持通过自然语言组卷,教学、复习、测试用卷场景全覆盖。
4.一键查询教材百科:引用教材原文、多版本教材联动、知识点卡片下载、精准推荐知识点。
5.AI智能体特色应用场景:教学助手、教务管理、校务智管、趣味课堂、智慧评导。
6.引领学校教学创新:AI小博士与AI教育社区(人工智能教育案例库)、AI教育工具箱(聚合式AI教育工具库)等共同服务校园。
学科网拥有二十一年服务教育垂直场景的深厚经验,这一优势成为公司推动AI教育产品研发的强大引擎。AI小博士希望用新技术普惠每一间教室,通过结构化知识库和大模型有机结合,为教师提供“0门槛”的AI工具,让技术真正融入教学日常。未来,AI小博士将进一步通过“技术+资源+数据”闭环,帮助学校打造人工智能标杆课堂。
AI助力教育工作者
教师人群应用报告发布
▲《2025年教师人群应用人工智能情况调研分析报告》发布
会议现场,学科网联合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人工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芥末堆、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未来学校等21家单位共同发布《2025年教师人群应用人工智能情况调研分析报告》。该报告经过对全国超5万名一线教师的调研,深度剖析了一线教师在AI应用中的现状、需求与挑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深刻完善的行业洞察。
报告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历经二十多年的基建积累,已构筑稳固的发展基础。2025年,DeepSeek模型实现突破性升级,加速推动AI技术全面渗透备课、授课、学练等6大场景,构建了“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闭环。当前市场呈现“通用工具主导、垂直场景崛起”的格局,通用工具操作便捷,但教学适配性较弱,尤其是理科公式识别、实验模拟等功能较弱,AI教育内容准确性还有待提高,教育用户需甄别使用。
报告还提出未来教师人群应用AI发展将呈现四大趋势:教育垂类AI产品将成刚需;AI工具向“轻量化+场景化”演进;AI内容生成将向“专业化+人性化”升级;构建AI教育交流培训体系。
专家讲座+圆桌论坛
共探AI教育变革应对之道
在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席卷教育领域的当下,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应对?行业专家、校长、教师代表现场进行了交流,共同探讨AI赋能教育的新路径。
▲王清林分享《AI时代的教师成长》
正高级研究员、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清林以《AI时代的教师成长》为主题,进行了现场分享。王清林表示,教育的本质是教人学会思考,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陈旧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真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将会加剧,学生思辨力的提升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正成为这场教育变革的最大推动者,AI时代教师可以培养六大素养,包括人机协作力、数据洞察力、情感计算力、创新设计力、伦理判断力以及终生进化力。人工智能工具的普及使得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普通学校迎来发展机遇,任何一所学校都可以凭借特色课程脱颖而出。
▲圆桌论坛:校长与教师双视角——AI教育的变革与应对
在主题为“校长与教师双视角:AI教育的变革与应对”的圆桌论坛上,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享了宝贵经验。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陈德收介绍,学校是教育部公示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之一,在“人工智能+教育”的道路上做了很多探索。学校与北京理工大学高效、高频联动,打造AI赋能的小语种课堂,并开发了57门大学先修课程;借助学科网开展针对跨学科学习、高阶思维培养的高效试题、作业命制实验。学校非常注重人工智能场景建设,鼓励师生借助AI工具开展个性化学习和针对性地因材施教。老师们学会用AI的同时要保持思辨,让它成为赋能教学的工具,而不要让AI限制思考,成为枷锁和牢笼。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未来学校副校长闫莉分享,学校作为国家级“央馆虚拟实验”和“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校,形成了“三步走”策略——搭架子、创特色、把AI教育从“盆景”变成“风景”。学校持续升级策略,第一步工具普及,把工具用好;第二步学科融合,各教研组联合开发“三精准”案例,包括精准诊断学情、精准推送资源、精准评价效果;第三步生态构建,关键是教师培训,采取“1+1+N”模式,即1个技术骨干带1个学科组,共同开发N个教学案例。期待和各位同仁一起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因材施教的助推器!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未来学校中学一级道德与法治教师、德育主任王成林认为AI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激活学生的沉浸式学习。AI的定位是在基于教育规律的背景下,为教育教学提供辅助。基于此定位,AI工具的使用必须要符合教师的使用习惯,能够助力教师成长,帮助其发挥课堂主导地位。希望能够通过AI打破经验壁垒,让教龄短的老师能通过AI学情分析系统,像资深教师一样快速定位班级知识薄弱点。目前AI教育工具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相信AI还会进步,减少技术对教学节奏的干扰。
河北省冀青之星、承德市骨干教师、承德县第一中学团委书记梁世超表示在县域学校,AI是打破资源鸿沟的利器。人工智能时代,用AI可以实现精准教学,可以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包括基础设施条件不足、有的教师一时难以适应等。AI技术不是冰冷的替代者,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它可以是教学提效的助手,用于精准洞察学情;也可以是数据处理的助手,不管是排课表、监考表、值日表,还是制作PPT、试卷排版等,都可以用于提升效率,真正服务教学工作。
本次会议的举办,推动了AI教育解决方案赋能教育教学工作,为AI进校园、进课堂提供了案例参考和科学指引。学科网创始人、总经理陈学艺表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政策彰显了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的信心和决心。在这条新赛道上,学科网希望与更多伙伴一起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断进步。”
注:本文为企业发布的推广文案,不代表本站观点。
更多信息请查看企业专区:http://www.yanjunaudio.com/cp57288
责任编辑:董晓娟
本文链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