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沃亮相第五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專題分論壇,與巴蜀小學共探中小學教育數字化創新實踐
http://www.yanjunaudio.com2025年11月25日 11:02教育裝備網
2025年11月23日上午,第五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七次學術年會專題分論壇“從理念到行動:中小學教育數字化創新實踐的學校樣本”在天府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行。本次論壇由重慶市教育學會、重慶市巴蜀小學校組織,《中小學管理》雜志社、重慶市教育評估院、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希沃)協辦。全國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區域教育管理者、中小學校長及教師代表等400余人現場參會,線上觀看人次突破137萬。
論壇嘉賓合影照片
分論壇聚焦“應用導向、治理為基”的實踐方向,在課程教學、教育評價、學校數字化共同體建設等關鍵領域,以巴蜀中小學的教育數字化創新實踐為樣本,探討基層學校“從理念到行動”的價值追求與真實做法。希沃副總裁、廣東省杏壇智慧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魏振水出席本次論壇并與教育權威專家共話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
期間,論壇還設置了數智巴蜀展區。在展區內,觀眾能夠現場體驗巴蜀中小學真實數字化教學場景,包含課件生成、智能評課、智慧教研等,真實感受數字化教學的魅力。例如在備課場景,使用希沃AI備課,能夠快速生成課文教學提綱,并根據教學需求自動生成課件。結合希沃學生平板,教師也可以同時將課前設計好的多角色探究任務下發,一鍵下發多角色AI助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數智巴蜀展區現場觀眾體驗數字化教學場景
《中小學管理》雜志社副主編、副編審
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謝凡
本次論壇由《中小學管理》雜志社副主編、副編審,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謝凡擔任主持,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楊銀付,國家督學、重慶市教育學會會長鄧沁泉等領導嘉賓出席并致辭。
國家督學、重慶市教育學會會長鄧沁泉
鄧沁泉在歡迎致辭《教育數字化,重慶教育何為》中表示,本次論壇是對黨的二十大“推進教育數字化”戰略部署的積極響應,也是重慶踐行“教育強國”目標的具體行動。重慶緊跟國家戰略,將教育數字化與“數字重慶”建設同頻共振,推動數字技術與基礎教育全鏈條深度融合。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楊銀付
楊銀付在開幕致辭《數字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中表示,數字化是教育現代化的核心引擎,要以“融合創新、智能引領”為路徑,推動教育從“規模擴張”轉向“內涵發展”,實現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他強調數字化從四維度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大規模共享、推動大規模因材施教、促進教育評價科學化與管理智能化、構建終身學習體系。同時,教育數字化需兼顧技術應用與教育初心,遵循教育規律,助力學生全面且個性化成長。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重慶市人民政府參事黃政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重慶市人民政府參事黃政在會上啟動了“AI會議伙伴·智能助理”,讓與會者親身體驗互動共創、人機協同的全新參會模式。
專家論道:智能時代的教育理念變革
從理念開始,多位權威學者在“專家論道”環節圍繞智能時代的教育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分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教育部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專家組組長熊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教育部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專家組組長熊璋在《構建中國特色人工智能全學段教育體系》報告中指出,數字素養已成為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應加強對學生信息獲取、批判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構建“技術為用、育人為本”的教育新范式。
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特聘教授張華
曲阜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特聘教授張華則聚焦于《AI賦能的素養本位課程與教學》,他提出,AI技術正在重構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的方式。他呼吁教師從“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設計師”,利用數據驅動教學決策,實現個性化、精準化的教學支持。
巴蜀實踐:教育數字化創新樣本解讀
作為論壇學校樣本,巴蜀中小學立足國家基礎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在中小學貫通式培養中凝練的“一體化設計、個性化實施”的經驗,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系統推進貫通式培養,為學生打造全程化、個性化成長支持體系。
重慶市巴蜀中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李瀟珂
重慶市巴蜀中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李瀟珂以《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巴蜀實踐探索》為題,介紹了學校以“數智巴蜀”為愿景,構建了“蜀寶AI智能體”為核心的智慧校園體系,實現“教、學、評、研、管”全流程一體化。通過數據驅動的精準教學與管理閉環,推動課堂從“教師中心”向“學習者中心”轉變,實現人機協同。依托“巴蜀云校”平臺,學校將優質課程實時輸送至全國170所合作學校,有力促進了教育公平。
重慶市巴蜀小學校黨委書記、集團總校長
教育部基礎教育跨學科教學指導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馬宏
重慶市巴蜀小學校黨委書記、集團總校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跨學科教學指導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馬宏則作了《技術為橋成長為核:數字化驅動學科育人內涵突破的巴蜀方案》的主題報告。她生動闡述了學校如何堅守“做的哲學”,以“積極擁抱和審慎推進”為核心原則,通過“思想筑基”與“實踐破局”,構建“精準教、自主學、師生智三元協同創”的育人新范式。報告中,由AI生成的“巴蜀數字人”小巴和小蜀作為“第46號學生”驚艷亮相,直觀展現了未來個性化學伴的無限可能,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多元協同:希沃助力教育數字化創新實踐
在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組專家、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高級研究員成尚榮主持的圓桌論壇上,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李政濤,重慶市渝中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肖方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教育局黨組成員、青羊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邵開澤,華東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成員顧小清,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希沃)副總裁、廣東省杏壇智慧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魏振水、重慶科學城樹人思賢小學校黨總支書記肖力等各領域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多元協同助力教育數字化的學校創新實踐”展開深度對話。各方從“巴蜀方案”出發,共同探索形成區域乃至全國推廣的協同機制與實踐策略。
專家們高度肯定了巴蜀中小學在教育數字化轉型中的樣本意義,并圍繞“巴蜀方案”展開深入解讀,點贊其三大實踐亮點:一是長期堅守的教育定力及對未來長程規劃的能力。二是用貫通式培養的舉措,推動教師行為變革。三是始終堅持以人的成長需求為導向的創造。
在多元協同的教育數字化實踐創新上,專家們表示,兩個學校樣本的探索出的路徑,可以為更多的基礎教育中小學創新實踐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探索路徑。
本次分論壇以真實的學校樣本、扎實的實踐路徑與深度的多方對話,清晰勾勒出基礎教育“從理念到行動”的數字化推進路徑。未來,希沃將持續深化技術創新,從教育實際需求出發,為推動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注:本文為企業發布的推廣文案,不代表本站觀點。
更多信息請查看企業專區:http://www.yanjunaudio.com/cp27700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











首頁












